
親水作用色譜柱及其專用流動相在極性代謝物分析中的機理與應用
內容簡介:
本文系統論述了親水作用色譜(HILIC)作為一種強極性化合物保留與分離的有效策略,其保留機理、固定相分類以及方法開發要點。文章重點剖析了HILIC模式下水在固定相表面形成富水層的作用,并詳細探討了流動相中有機溶劑比例、緩沖鹽種類、濃度和pH值如何精密調控分析物的保留與選擇性。針對極性代謝組學這一熱門應用領域,本文提供了從樣品制備(需使用高乙腈含量的溶劑沉淀蛋白)、色譜柱選擇(酰胺基、二醇基、 zwitterionic 固定相)到質譜兼容流動相優化的完整解決方案,旨在解決強極性小分子在反相色譜上不保留或保留過弱的難題。
關鍵詞: 親水作用色譜(HILIC)、極性代謝物、保留機理、流動相優化、質譜兼容性
正文:
在代謝組學、 pharmaceuticals 雜質分析和食品安全檢測中,強極性和親水性小分子(如氨基酸、核苷、糖類、有機酸、水溶性維生素)的分析始終是一個挑戰。由于它們在反相色譜(RPLC)固定相上保留極弱,通常在死時間附近被洗脫,無法與基質中的其他成分有效分離。親水作用色譜(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, HILIC)的出現,為這一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。
一、 HILIC的保留機理:不止于分配
HILIC的保留機理比RPLC更為復雜,通常認為是多種作用力的綜合結果:
分配作用:這是最核心的機理。HILIC固定相表面通常富含極性官能團(如酰胺、二醇、羧基等),流動相中的高比例水(通常>3%)會吸附在固定相表面,形成一個富水的液層。分析物在流動相(高比例有機相,如乙腈)和這個靜態水層之間進行分配。極性越強的化合物,其親水性越強,越容易分配進入水層,因此保留時間越長。
氫鍵作用:分析物與固定相表面的極性官能團形成氫鍵。
偶極-偶極相互作用:分析物與固定相之間的極性相互作用。
離子交換作用:對于某些固定相(如硅膠羥基、未封端的殘留硅羥基或zwitterionic固定相),如果分析物是離子化的,可能會發生離子交換作用。這部分作用可以通過調節緩沖鹽濃度和pH來調控。
二、 HILIC固定相的分類與選擇
HILIC固定相的多樣性是其強大功能的體現,主要分為:
中性固定相:如酰胺基(-CONH?)、二醇基(-CH(OH)-CH?OH)。它們主要通過分配和氫鍵作用保留分析物,離子交換作用較弱,適用于中性極性分子和弱離子化合物,峰形較好。
帶電固定相:
酸性固定相:如未封端的硅膠(表面有酸性硅羥基)。在中性pH下帶負電,可通過陽離子交換作用保留帶正電的化合物。
堿性固定相:如氨基(-NH?)柱。氨基在酸性條件下質子化帶正電,可通過陰離子交換作用保留帶負電的化合物。但氨基柱不穩定,易發生氧化或與醛酮反應。
兩性離子固定相(ZIC-HILIC):同時含有磺酸基(帶負電)和季銨基(帶正電)。在很寬的pH范圍內整體呈電中性,主要通過強烈的分配作用保留化合物,離子交換作用最小化,能獲得非常對稱的峰形,尤其適合酸堿兩性化合物(如氨基酸、神經遞質)。
三、 流動相優化:精密的平衡藝術
HILIC方法開發的核心是流動相的優化。
有機相比例:通常起始有機相(乙腈)比例在80%-95%之間。增加有機相比例會增強保留(這與RPLC相反),因為促進了分析物向水層的分配。乙腈因其弱極性、高UV透過性和低粘度,是有機溶劑。
緩沖鹽與pH值:緩沖鹽至關重要,其作用包括:(a) 控制分析物的電離狀態;(b) 抑制固定相和分析物上的帶電基團之間的次級離子交換作用。常用濃度為5-20 mM。甲酸銨/乙酸銨是質譜檢測,因其具有揮發性。pH值通過影響分析物和固定相的電離,對選擇性和保留時間有顯著影響。例如,在ZIC-HILIC柱上,降低pH會使酸性化合物質子化(中性),保留減弱;而使堿性化合物離子化,保留增強(因與固定相的靜電吸引)。
水相中的水含量:水是HILIC中的強洗脫劑。增加水相比例會減弱保留。
四、 在極性代謝組學中的完整工作流程
樣品制備:采用冷乙腈或甲醇(通常樣本:乙腈=1:4)沉淀蛋白。上清液直接進樣,其高有機相組成與HILIC的初始流動相匹配,避免了溶劑效應,并實現了在線富集。
色譜柱選擇:對于全局極性代謝物分析,兩性離子固定相(ZIC-HILIC)因其峰形和廣泛的適用性成為
質譜兼容性:使用揮發性銨鹽緩沖液,與電噴霧離子源(ESI)MS/MS檢測無縫對接。HILIC模式下的高乙腈含量還能顯著提高ESI的離子化效率,進一步提升檢測靈敏度。
綜上所述,HILIC并非RPLC的替代,而是其強大的互補技術。通過理解其復雜機理并系統優化固定相和流動相,研究人員可以有效地駕馭HILIC,從而揭開強極性代謝物的神秘面紗,深入探索生命過程的化學本質。